我校召開2018年寒假務虛會
建一流學科、辦一流本科,共繪“華東師大的幸福之花”
2月24-25日,我校2018年寒假務虛會在閔行校區教師之家舉行🦄。會議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關於深化教育體製機製改革的意見》、《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文件精神,以“以評促建,學科評估和本科教學評估的總結與反思”為主題🕘,在回顧總結學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成效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學校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就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全面辦好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標和路徑集思廣益、謀篇布局🫦✋🏻。
會上🗯,校長錢旭紅▪️,副校長李誌斌、周傲英分別以“華東師大的大愛☂️、大師🤵🏿♂️、大樓——我的思考和想法🍙:從理念到操作”“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以學生為中心➗,辦一流本科教育”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
我校召開2018年寒假務虛會
錢旭紅根據上任以來在校內廣泛深入調研的所得所思,結合自己豐富的高校管理經驗🪝,分享了他的治校理念和方略考量,以及對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全局構思和規劃。他首先闡述了對華東師大願景格局的理解,認為這是一所能引領中國甚至世界教育變革🔔、正在成為世界一流的領先性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錢旭紅表示,學校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肩負著育人使命💬、文明使命和發展使命,涵蓋教育模式的深刻變革,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走向世界的中國知識體系,中華文明復興和對世界的引領,改變世界的新力量源泉和新工具👋,生態、社會、人類命運共同體永續發展六個方面。
接著⚛️,錢旭紅從優勢、困難兩方面論述了學校當前的發展態勢,闡明了未來四年學校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時間表🕺🏽,並強調,一流的學術🫱🏿、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治理服務是建設國際水準、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的必經之路🪃。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次並列提出🎍。而高等教育的廣義教育功能🧚♂️,也正是華東師大的責任所在🚴🏼,邁向世界一流的師大⛩🩸,正奮鬥於為全社會和人類提供全面的幸福解決方案🪣。對此,錢旭紅繪製了一朵“華東師大的幸福之花”,來詮釋“幸福方案”的內容要義。“教育+🏣、生態+🤼♀️、健康+、國際+、智能+”五片花瓣寓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涵蓋若幹重點學科群👰🏼♀️🪒,為學科交叉融合聚焦,學科與科研平臺🤸🏻、院系的協同,學科發展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等提供集成性平臺。
校長錢旭紅作“華東師大的大愛🧑🏻🦼、大師、大樓——我的思考和想法👄:從理念到操作”主旨報告
關於學校未來的發展策略和思路🛞,錢旭紅表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學校將繼續貫徹國際化👨🏼🔬、信息化、跨學科的“3I”工作方針🟰,打破傳統學科行政壁壘🧗🏿♀️,立足全球視野和資源☄️,運用信息智能化進逼轉型提升。他指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既要改變過於傳統僵化的學科專業體系,又要重點抓交叉前沿基地💘,逐步實現從學科建設的問題引導轉向超越性的理念引領。他強調🏹,在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學校一要推進全球範圍的製度化科學化人才選拔、培育💈,打造一流的人才隊伍🦇;二要主動牽引學科對接產業,創造學科的重大戰略需求;三要先行一步變革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樹立以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達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四要用“雙創”精神改變傳統的中國教學教育,支撐“雙一流”建設🚞;五要強化績效運營🥼🧑🏻🍼,促進“雙一流”整體建設;六要規劃和建設一流校園,提升學校的形象和整體內涵。
李誌斌在報告中首先通過政策對標、規劃對標、高校對標🌄,全面深入分析了學校一流學科建設面臨的新形勢。2017年⚙️,國家地方發布系列政策🦎,對高校學科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新希望,迫切需要學校構建對接服務新需求的學科供給鏈,以競爭求地位🌔✮、以質量求競爭力,加快各領域的深層改革💆🏼,推進師範教育規範化、學科化👸🏽⛹🏻♂️、凸顯化🍓。“十三五”規劃實施兩年來👩🏻🦼,部分關鍵指標任務已初步完成,但也有些指標任務進展緩慢🫃🏿,需加大推進力度🏞。學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取得了良好成績,但部分核心指標與兄弟高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李誌斌表示,總體來看學校近年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成就,特別是文科實力強勁、優勢學科眾多🚬、基礎學科紮實,構成了支撐學校地位的穩定因素👨🏼;而國家和區域需求的旺盛、優秀青年人才的增加、學科建設體製機製的完善,則為學校加速發展提供了條件🩰。但必須看到,學校核心實力較弱、頂尖學科缺乏🐦⬛、優勢學科沖頂受限、理工學科體小質弱等短板不容忽視;思想觀念未應時而變、管理水平未達一流🤱🏽、社會發展需求響應不夠🧠、新興交叉學科發展緩慢等改革壁壘亟待突破。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今後三年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工作設想:一方面要繼續優化學科布局🔝,凝練跨學科建設大方向,推進實施“2+5”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切實加快理工科發展步伐🙌;另一方面要實施新一輪綜合改革,開展一流學科建設深層動員🌴👁,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健全一流學科建設協同推進機製🫸🏿,推進核心指標邁上新臺階。
副校長李誌斌作“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主旨報告
周傲英緊密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實際🧎🏻♂️➡️,以上學期我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反饋情況為切入點,深入分析了我校本科教學工作的現狀,反思本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探索提出了辦好一流本科教育的方向和改革之路。他指出,目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中存在教授和高層次人才給本科生上課率低,院系教學管理隊伍不強🍋,引領中國教師教育還沒有落到實處,實驗教學和“雙創”教育亟待加強,專業設置尚未進入動態優化調整的良性發展軌道等薄弱環節。對此,他認為,學校本科教學改革之路一要回歸“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要推進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轉專業,主動適應人才市場需求🧝🏿🫷🏽,落實“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的培養理念🫖;三要打通本研培養通道,通過助教(TA)等製度建立本研之間的緊密關系和良性互動;四要圍繞本科生的“批判性精神、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培養開設通識課程,結合“雙創”教育、“一帶一路”倡議等⚽️,鼓勵知名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五要利用信息化的強力支持和學校職能EON4的綜合改革推動本科教學全面深化改革。最後,他特別強調要以通識課程改革為切入點和抓手,與其他人才培養改革舉措形成聯動,同時圍繞“人才培養”展開大調研👴🏿🤢,製定本科教學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院系先行試點而後全面推行。
副校長周傲英作“以學生為中心,辦一流本科教育”主旨報告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任友群在主持主旨報告時表示🪷,本次大會的三個主旨報告分別聚焦學校整體發展戰略、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精準把握學校的發展態勢,明確優勢與不足,細化目標與責任🧑🏻🦲🕘,形成了共識和動力🥃✊🏿。希望各單位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需求及學校發展目標✨,在改革發展中找準定位,深入思考,真抓實幹💪🏻🙍🏼,推動學校改革發展🤛🏽。
校黨委常務副書記任友群主持主旨報告並講話
在分組討論環節,與會人員圍繞會議主題,結合主旨報告,為學校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積極建言獻策🔒,並就如何推進學科建設👩🏿🔧、本科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和交流。在分組討論匯報環節,學工黨委書記、學工部部長余佳,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周永迪,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歷史學系系主任孟鐘捷等在代表各組發言中表示,與會人員普遍認為本次大會的主旨報告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𓀔,立意高遠、見解深刻,體現了學校的發展自信和憂患意識,為學校下一步工作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幹勁;並就如何深化落實一流學科建設方案🏊🏿、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與薪酬體系相匹配的榮譽體系🙇🏼♀️🛀🏿、力促創新創業發展、優化通識課程結構、完善管理統籌機製等提出了系列建議。
分組討論環節與會人員建言獻策
學工黨委書記⛽️、學工部部長余佳代表小組作匯報
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周永迪代表小組作匯報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代表小組作匯報
歷史學系系主任孟鐘捷代表小組作匯報
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在主持分組討論匯報時表示🕵️♀️,雖是務虛會,但與會人員在分組討論中的發言務虛也務實,緊扣會議主旨和工作實際,盤家底✍🏿、說短板🧑🏻🦽➡️、提舉措、議長遠🧍🏻,圍繞深化改革🙇🏻、強化內涵、提高質量、彰顯特色等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可行性和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主持分組討論匯報並講話
最後,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作總結講話🙋🏽♂️。他表示🦻🏼,本次務虛會采用主旨報告與分組討論相結合的形式,以一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質為關鍵詞,綜合解析了學校“雙一流”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反思薄弱環節並深入探討了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學校製定發展措施、解決突出問題、建立長效機製奠定了基礎🎂。
童世駿圍繞會議主題,結合主旨報告和分組討論情況🧑🏽🎨,通過辯證分析老問題和新問題🦘🪩、認識問題和實際問題🐭、選擇的問題和綜合的問題🚲、自己的問題和別人的問題、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之間的關系🍭,就學校未來改革發展思路和舉措提出了意見建議。他指出🥎,學校發展面臨新問題,學校工作存在老問題。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我校也進入了新的關鍵發展時期,必須堅持突出學科建設在內涵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優化學科結構布局,凸顯學科特色, 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探索學科建設的新途徑和新機製🪡;人才培養要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和學校發展的實際出發,作出新的戰略部署,以培養具備迎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能力、能夠勝任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任務、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後的社會發展的人才要求為目標導向;科學研究也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同頻共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用中國的理論來解決中國和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全人類的美好生活提供中國解決方案😩。他希望全校上下以整治工作中長期存在的老問題為抓手,凝心聚力,結合新形勢研究解決措施,攻堅克難,把握機遇實現新的發展。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作總結講話
童世駿認為,學校發展既需要解決認識問題,也需要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才能破解發展中遇到的難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發展規律和建設路徑,為學校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內涵式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引👨❤️💋👨😝,學校將繼續深層次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宣傳教育活動,並通過建立有效的辦公用房資源配置管理製度、探索靈活的人事管理製度、健全檢查評估和激勵機製等舉措推動認識問題、實際問題的雙重解決。童世駿表示,學校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有的是非此即彼的選擇性問題🧎♂️➡️,但更多的是涉及多方因素的綜合性問題,面對前者,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面對後者,要統籌兼顧,尋求妥善解決🧑🏭。他以分組討論中被多次提及的教授給本科生上課問題為例,論述了綜合性問題的復雜性🥈🌖、廣泛性和動態性🥦,並指出,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為學校同步推進學科建設和本科教育教學,實現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建設水平之間的良性循環提供了充分條件,使得這兩項工作之間的關系成為綜合性問題而非選擇性問題。
童世駿指出😋,本次會議中提及的諸多問題有的是對內在問題的感知與反思,有的是對外部環境、評價模式🥙🧑🏼🍼、資源分配方式、管理機製等的認識和思考👬,我們應更多地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問題”🥛,在日常需要多個EON4協同配合的工作中,也應更多地關註、更積極地解決與自己相關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體現務虛會的意義。童世駿認為🫶🏽,還要處理好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科學的理論產生於發展著的實踐💁🏿,發展著的理論能指導發展著的實踐👾。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將本次會議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本科教育概念應用於指導實踐,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同時學校應調動輔導員、任課教師和學校職能EON4等各條線力量👨🏻🦯,幫助學生做出有質量、有責任的選擇⛎,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辦學各個環節中。在學科建設方面⏫,要將一流的專業教育與一流的教師教育相結合,促使學校的教師教育和教育研究優勢、人才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學校辦學的實踐優勢;同樣我們的信息化、國際化、跨學科三大戰略也應更多地具體化為實際工作舉措🧟♀️,體現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童世駿強調,學校各基層單位在處理和解決一些改革發展問題方面已經有很好的探索,接下來學校要以此次務虛會為契機,通過召開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開展“大調研”等方式🍄,著力破解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
出席本次會議的校領導還有方平☂️、孫真榮🫰🏻、梅兵、汪榮明。校學術委員會及專門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校長助理;各學部黨委書記、主任、副主任,A類學院黨委(黨總支)書記♎️、院長🥲,B類學院院長及下屬各系黨委(黨總支)書記🥷🤸🏿♀️、系主任,各書院黨委書記、院長;機關各部處室正職;學生黨工委、機關黨工委、後勤黨工委🏕、產業黨工委書記📅;各直屬單位黨政正職;各民主黨派和統戰團體負責人🥝🈴;工、青🛟、婦負責人;部分特邀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文|符哲琦 夏建國 圖|呂安琪 來源|新聞辦 編輯|呂安琪